借重大体育赛事的东风
以城市建设打开发展新格局
推动城市能级跃上新台阶
是广州一次次成功的经验
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
天河又会怎么样做?
广州城市风景(图源/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苏俊杰)
2001年,作为九运会主场馆,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落子黄村,加快城市向东发展的步伐。为方便观众到“奥体”观赛而修建的广园快速路,如今已成为广州东进的交通大动脉。
1987年,天河体育中心正式竣工。这既是六运会主场馆,也是天河区“开荒牛”,成为广州打造城市新中轴线的重要节点,让广州跳出老城区的传统格局。
2001年,作为九运会主场馆,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落子黄村,加快城市向东发展的步伐。为方便观众到“奥体”观赛而修建的广园快速路,如今已成为广州东进的交通大动脉。
展开剩余68%1987年,天河体育中心正式竣工。这既是六运会主场馆,也是天河区“开荒牛”,成为广州打造城市新中轴线的重要节点,让广州跳出老城区的传统格局。
改造后的奥体中心外部
当前,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。今天的广州,正主动适应形势变化,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,转变城市发展方式,更加注重集约高效。
即将召开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,广州赛区总共30个场馆,全部利用现有场馆改造,采用“微改造”的方式升级,推动老场馆焕新彩,打造一批精致场馆、精致赛区、精致街区,树立新时期广州建设精致城区的标杆。
7月14日晚
十五运会开幕式场馆
新近完成改造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
璀璨亮灯,流光溢彩
⭐⭐⭐
作为全国首个8万座体育场,奥体中心体育场改造不仅做到好用好看,而且耐用耐看。体育场二层地面采用的水磨石,是旧时常用的地板材料,随时间流逝越磨越光亮,但因为工艺复杂逐渐被新材料取代。
奥体中心改造项目负责人王宜彬说,为了精益求精,水磨石先后打了9个样板,才最终敲定。
点击跳转查看改造后的奥体中心内部
广州正转变城市发展理念,更加注重以人为本。
“办赛事就是办城市”,城市盛事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。秉持“赛时服务赛事、赛后赋能城市”的理念,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统筹推进30个场馆周边17个精致街区建设,拓展供市民游客活动、休闲的城市共享活力带,增强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共享开放
是天河体育中心及周边精致街区的关键词
⭐⭐⭐
改造后的天体升级为“无界”全民共享体育公园,增加多条外部连接通道,取消多层围蔽,令市民不知不觉走进天体。
“我们打开天体东北与西北两个街角空间,将封闭绿地改造为开放活泼的口袋公园,成为融合林下休憩、康体等功能的城市绿色休息站。”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人居环境景观院副院长陈智斌说。
天河体育中心围蔽绿地变入口空间
📢📢📢免费领!100元券包!
领优惠,游天河!
⏰活动时间:即日起至9月30日
发布于:北京市倍顺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